雨花融媒體中心9月6日訊(來源:掌上長沙)堅守品質、創新發展,機遇才能永遠垂青有準備的企業。
擁有修長而靈活的巨臂,比市場同類產品泵送效率高5%至8%。在今年5月舉行的2019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上,由中聯重科研發、摘獲湖南首屆創新獎的56米混凝土泵車,宛若機械版“變形金剛”,以其高精高效而備受矚目。
機械版“變形金剛”魅力彰顯,其背后不能缺少齒輪的作用。而今,一個個由雨花區虹德精工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齒輪,正帶著“雨花造”的標簽,隨著中國中車、中聯重科等機械制造業巨頭生產的產品,向世界展示中國質造和智造的偉力。
作為機械傳動件的齒輪,是裝備制造領域的基礎性產品。隨著中國制造業的發展,齒輪生產和加工行業的轉型升級,對推動制造業全面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雨花經開區內,已經走過35年風雨的虹德精工怎樣堅守自己的匠心與初心?在智能制造時代,其將怎樣通過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連日來,筆者走進虹德精工,解讀“35年只為做好一個齒輪”背后的故事。
35年堅守,用小齒輪撬動大市場
近6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內,數控車床、數控插齒機等現代化設備一字排開。工人們將一個直徑近80厘米的軸套半成品搬上數控插齒機,伴隨著“沙沙”聲,一天半時間后,這個“巨無霸”軸套的內圈就生長出“凹凸有致”的內齒。
行走在車間內,虹德精工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德富更愿將這視為一處“光陰長廊”。除了高新的數字設備,這里還有幾臺頗顯“古老”的機器:刨齒機、滾齒機等,從企業創辦之初起就堅守工位,如今依然運轉如常。在焊花飛濺中,一個個或大或小的齒輪在這里完成重要工序。
今年76歲的張德富,從年輕時起就有一個“機械夢”。因此,在1958年成為長沙軸承廠的一名車工時,他便一頭扎入這個行業再也沒有出來!皠撧k虹德精工前,我先后在長沙軸承廠、東屯渡農場、赤崗公社機械廠工作,干的都是和機械有關的工種!睆埖赂换貞,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1984年他毅然下海當起了生產齒輪等機械傳動零件的個體戶,在長沙郊區蓋了間“外面大雨、里面小雨,四面透風”的工棚,買來一臺舊車床,帶著借來的1300元,甩開膀子干起來。
為了攬業務,他經常到附近的國營汽車配件廠找零活干,吃苦耐勞、善于鉆研的他,很快就從中找到了企業發展契機!爱敃r,一家國營汽配廠承接了大批汽車轉向節軸承座的加工業務,可是生產的產品總是不達標,廠里組織技術人員日夜攻關,不僅效率太低,勉強出來的產品中還有60%的次品!
看在眼里的張德富一聲不吭回到家,憑借多年的經驗,畫草圖、做實驗,夜以繼日忙了3天,終于拿出了一套快節奏、高精度加工軸承座的創新方案。沒想到,按他的方案生產的樣品,質量100%合格、工效提高兩倍、成本降低30%。張德富一戰成名,訂單開始自己找上門。
如今,回想起那些拼搏的歲月,張德富頗為感慨:一個企業要成長,既要有腳踏實地的匠心,也要有迎難而上的創新,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需要的是一種不投機取巧的拙樸,真正創造經得起挑剔檢驗的好產品。
正是稟承著這樣的初心,35年來虹德精工只專注于做好齒輪。齒條、斜齒輪、傘齒輪、蝸輪蝸桿、減速機等已成為他們的拳頭產品,不僅暢銷國內,還行銷墨西哥、巴西等國家,好產品更吸引中國中車、中聯重科、長纜科技、華恒機器人等數十家國內大型機械制造企業與之合作。
“這些年,市場風起云涌,我們從未想過要涉足其他行業和領域,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就是虹德精工的發展之道!睆埖赂徽f。
打磨品質,“工匠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狼群生存的最重要的技巧,就是把所有精力集中于捕獵的目標,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企業如何守住自己的夢想和匠心?作為虹德精工的“頭狼”,張德富始終堅定一個目標:打磨品質、精心工藝。
“齒輪雖然微小,卻決定著機械產品能否轉動,所以不能有任何的質量瑕疵!睆埖赂徽f,這既是對產品的精益求精,也是對夢想的精雕細琢。
嚴把質量關,企業打出組合拳:新員工入職后,需熟練掌握傳動件行業的國際國內標準,同類培訓更在公司成為常態;對公司研發的產品,均制定圖文并茂的工藝文件,包含關鍵技術、主要指標、工藝流程、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等各項內容,指導科學生產。企業打造的質檢中心,每10個同類產品的抽檢為4個到5個,僅一個驅動軸就需要完成尺寸、材質、性能等方面共14項檢測,才能順利出廠。
“曾經,我們為一家企業生產大型物流轉運設備的配套齒輪,因對方在制造物流設備時熱處理沒有到位,導致我們的齒輪也出現了質量瑕疵,我主動提出將這批齒輪全部報廢!睆埖赂徽f,雖然這批貨的生產成本達到3萬元,他也沒有猶豫。
在虹德精工,你能發現一個讓人動容的現象:一線工人中,有不少人在這里工作超過25年。30年前,家境貧困的周偉強來到虹德精工當起學徒,不僅練出一手精湛技術,更變成集設備操作、維修、生產工藝、產品核價為一身的全能型人才!捌髽I的務實氛圍、對品質的執著,讓我感覺很踏實,我愿意和虹德精工一起走下去!敝軅娬f。
正因為有這么多老師傅的存在,虹德精工才能在現代化的管理方式之余,依然采用一種能提升匠人技能、增強品質保障的傳統模式:師徒制!澳贻p的技工從學校進入工廠后,僅靠課堂知識和自己在車間摸索是遠遠不夠的,老師傅的言傳身教能改變理論和實踐脫節的情況,真正培養出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睆埖赂桓锌卣f。
車間內,老師傅與年輕技工朝夕相處,遇到問題手把手傳授經驗、商討解決辦法,不僅加速了年輕人的成長,也為企業產品增加了質量保障。如今,虹德精工生產車間內,所有工人都擁有車工、鉗工等工種的技能證,精工制作的意識滲入每個人的血液,“工匠精神”已成為企業的發展信念和價值堅守。
創新不止,助力傳動件產業轉型升級
如果以2007年入駐雨花經開區為分界線,虹德精工的發展歷程分為上下兩集。上集是堅定精工制作的理念,走質造之路;下集則呼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在雨花經開區這片蓬勃熱土中,為企業注入創新活力,從質造大步邁向智造。
“對傳動件生產行業來說,大多數產品問世的過程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睘楹芜@樣說?打開一張張圖紙,張德富侃侃而談:不同企業、不同產品,需要的齒輪型號和性能不同,很少有一種產品能夠通用,“按需出品、定制服務”正是傳動件生產行業最大的標簽。
具體怎么做?唯有研發和創新。
曾經,企業收到一張訂單,用于生產安裝在動車上的一處轉軸,長度達到1.2米。當前傳動件企業的生產設備,均不能打造這樣長度的轉軸,如何才能攻克技術難題?虹德精工毅然接單,組織技術骨干晝夜攻關,最終用最快的速度將原有機床的插孔進行了擴容,并將工裝夾具重新設計,同時修改工藝流程,確保了產品的成功問世。
這樣的故事,在虹德精工不勝枚舉。近年來,企業不僅成立了專門的技術研發團隊,更鼓勵一線工人都成為創新者。為此,其與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合作,邀請專家定期為工人開課,開闊眼界、拓寬思路、提升技能。一系列產品創新最終成為了企業蓬勃發展的“永動機”:如今,虹德精工生產的齒輪中,最小的直徑只有兩三厘米,最大的直徑達1.4米;其出品的傳動件中,有的壁厚甚至不超過0.02毫米。
匠心+創新成就了虹德精工“35年只為做好一個齒輪”的動人故事。這些年來扎根雨花經開區,更讓張德富感慨:“暖心安心,發展更有信心!
張德富至今忘不了,企業剛入駐園區時,工廠前還是黃土路,園區第一時間建設完成正大路,方便員工出行和產品運輸。企業需要擴建廠房,從規劃設計、手續報批到相關費用減免,園區不僅多次召開現場辦公會、開通綠色通道,還派來專人幫辦!斑@些年來,園區為我們近10名員工解決了子女入學問題,每個月都會有聯點干部登門,介紹園區服務舉措,現場幫解發展難題!
找準自己的基點和定位,釋放發展的活力與動能,如今的虹德精工,未來發展之路十分清晰:加快提升企業的智能制造能力,推進數字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實現傳動件行業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據悉,虹德精工正規劃建設全新的科研大樓,集技術研發、人才培養、信息服務等功能于一體,引領企業加速奔向那片奔騰不息的市場藍海。
60多年前成為一名車工時,“尊重機械”是張德富學到第一個理念。60年過去,他和虹德精工用堅守和創新,詮釋了什么是對市場、對行業最大的尊重。
微信圖片_20200307154423.jpg